兒童用藥十大注意事項 謹記兒童用藥的四大誤區(qū)
為什么嬰兒更容易被藥物用藥"侵襲"?
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征,心、腦、肝、腎等器官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善,導致解毒、代謝和藥物耐受性差,對藥物有特殊的反應和敏感性。與成人相比,他們更容易受到藥物不良反應的侵害。
然而,一些父母害怕麻煩,所以他們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給嬰兒買藥,父母直接減少成人藥物給嬰兒。有的家長擔心寶寶長不好,給孩子買各種營養(yǎng)品"進補",迷信"維生素是補品,多吃也沒關(guān)系。"。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兒童藥品面臨臨床研究少、用藥品種少、劑量和劑型缺乏等問題。再加上一些虛假廣告的宣傳,很多家長對用藥有誤解。
誤區(qū)一:成人藥"掰一半"
兒童不是成年人的縮小版成人藥物給兒童服用,常引起副作用甚至毒性反應。給孩子的劑量要綜合考慮年齡、體重、身高、病情等。,因為不同劑型的藥物達到和維持體內(nèi)有效濃度所需的劑量和時間不同。由于兒童的特殊生理特點,很大一部分成人藥物不能用于兒童。諾氟沙星等喹諾酮類抗生素會影響兒童骨骼的發(fā)育,因此兒童禁止使用此類藥物。
誤區(qū)二:維生素多益善
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很少,每天只需要10元μg~10mg。一些家長認為維生素是一種營養(yǎng)素,越多越好,所以他們長期給孩子服用大量的維生素,但這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特別是脂溶性維生素會導致中毒。事實上,維生素廣泛存在于食物中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就不會缺乏維生素。如需補充維生素,應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建議服用。
誤區(qū)三:腹瀉立即使用止瀉藥
腹瀉分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兩類。非感染性腹瀉有飲食性腹瀉,例如吃得太多、突然改變食物成分、食物過敏、受涼后腸功能失調(diào)等。感染性腹瀉是由腸道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腹瀉的治療是全面的,單純止瀉不是"治本"方法應采用:1。調(diào)整飲食;2??垢腥拘愿篂a治療或益生菌支持正常腸道細菌;3。脫水補液治療;4。適當?shù)母篂a治療,腹瀉只是治療中的一個小的輔助治療。
誤區(qū)四:癥狀緩解即停藥,效果不好即換藥
許多父母擔心抗生素會有副作用。當他們看到孩子的病情稍有改善時,他們會立即停止服藥,或者只讓孩子服用抗生素3天。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吃了一些抗生素兩天,病情沒有明顯好轉(zhuǎn),馬上換成了更高級的抗生素。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僅容易導致孩子反復生病,還容易導致細菌耐藥性。因此,我們應該聽從醫(yī)生的建議,特別是在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