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能吃飯就沒事 吃飯常哽噎是食管癌警報
中國食管癌占世界病例的50%以上。40歲以后,50~60歲最常見,男女比例約為2:1。
專家指出,"進行性吞咽困難"這是食管癌的典型表現。這種吞咽困難逐漸加重。像林伯一樣,它只是一種進食梗阻的感覺,慢慢發(fā)展成明顯的梗阻,甚至伴有胸痛。最后,食物不能吞咽和嘔吐。
熱食和辣食是高危因素
食管癌的發(fā)病率與飲食和生活的不良習慣、慢性食管病變和遺傳因素有關。40歲以上、飲食習慣不良、食管癌發(fā)病率高的人,特別是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屬于高風險群體。
"不良飲食習慣主要是指喜歡吃熱、辣、腌、燒烤食品,如潮汕地區(qū)習慣喝粥和功夫茶,屬于食管癌的高危因素,該地區(qū)的發(fā)病率很高。"鄭順利表示,這類人應特別注意食管癌的早期癥狀,必要時進行食管鋇餐或纖維胃鏡檢查,這是診斷食管癌的簡單有效的方法,特別是食管鋇餐檢查無疼痛,容易被患者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是胸部CT等。
有時,食管梗阻的癥狀不一定與疾病的分期付款相對應。有些患者梗阻癥狀不明顯,但已處于中晚期。鄭順利表示,這是由腫瘤的生長特征決定的。
有些腫瘤是向食管腔內生長的,或者瘤體很早把食管幾乎全部堵住,那么其梗阻癥狀就出現得早。但如果腫瘤是以外侵為主,那么梗阻癥狀就出現得遲。"這對病人來說不是一件好事,"鄭順利說,因為這將推遲患者的醫(yī)療時間,接受手術的可能性更小,生存時間更短。
早期癥狀:喉嚨異物感反復加重
鄭順利表示,食管癌的早期表現多種多樣,可能有一種或多種癥狀,因為這些癥狀是隱藏的,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然而,這些癥狀可以反復發(fā)作,持續(xù)數月甚至一年以上,在此期間患者可能沒有其他身體異常。
食管癌的常見早期癥狀主要有五類:
哽咽:進食時突然出現梗阻感,或停滯、挫折感,常與食物有關,癥狀可自行消失,隔一段時間再次出現。
胸骨后痛:食物吞咽時疼痛,患者可準確說明胸骨后痛的具體部位,疼痛性質可為燒灼、針灸或牽拉摩擦樣痛。
異物感:吞咽不適或食道內的異物感,似乎食物屑粘附在食道壁上,吞咽,嘔吐。需要提醒的是,食道狹窄,腫瘤開始生長,食道的柔軟度會改變,產生異物感。但這與咽炎引起的異物感不同,前者可能會反復出現,幾天后不適會逐漸加重。咽炎引起的異物感在一段時間內繼續(xù)出現,不會加重。
喉嚨干燥緊繃:患者感覺喉嚨緊繃干燥,有時伴有輕微疼痛。
劍突下或上腹痛:燒灼樣刺痛。
臨床上,食管癌在食管中段的比例最高。病人林伯的癌細胞生長在這個位置。癌細胞可沿食管淋巴引流向上擴散到頸部和鎖骨淋巴結,并向下轉移到腹部淋巴結。"對于適合手術的患者,醫(yī)生在手術中很好地清理這些轉移的淋巴結對延長患者生命至關重要。"
在中晚期,食管癌可以直接侵犯各種鄰近組織,如主動脈和神經,甚至轉移到肝臟、肺、骨骼和大腦等重要器官和組織。鄭順利表示,頸部淋巴結腫大很容易被無意中發(fā)現。此時,淋巴結應切除并進行病理檢查,以確認它是否是癌細胞轉移。
在臨床診療中,一般患者來就診時多已是中晚期的食管癌,而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如果不能接受手術,將由于無法進食,很快就衰竭死亡。即使在手術、放療和化療相當成熟的今天,雖然許多中晚期食管癌可以存活一年以上,晚期手術一年后存活率不到50%,但很少有5年以上,而大多數早期發(fā)現可以存活5年以上。因此,應特別強調食管癌的早期發(fā)現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