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顱骨缺損可見于:
1.開放性顱腦損傷,尤其是火器傷作清創(chuàng)術后,顱骨本身即有骨折、碎裂,傷口為有菌性開放傷口,易感染,骨折不能復位。
2.閉合性顱腦損傷清除血腫、挫裂失活腦組織后顱內壓仍高,而行去骨瓣減壓術。
3.骨瘤等顱骨病變切除后。
顱骨屬膜性骨,再生能力差,新生骨主要來自內層骨膜,而5~6歲后即失去骨再生能力。直徑小于1cm者可以骨性愈合,直徑2~3cm以上者,難以修復,從而遺留顱骨缺損。
二、發(fā)病機制
通常顱骨缺損小于3cm者多無癥狀;施行顳肌下減壓術或枕下減壓術后,有肥厚的肌肉及筋膜覆蓋并在缺損區(qū)可以形成堅韌的纖維性愈合層,起到原有顱骨對腦的保護作用,在臨床上亦無任何癥狀。大片顱骨缺失可造成病人頭顱嚴重畸形,直接影響顱內壓生理性平衡,直立時塌陷、平臥時膨隆,早上凹入、晚上凸出;或因大氣壓直接通過缺損區(qū)作用在腦組織上,久而久之則勢必導致局部腦萎縮,加重腦廢損癥狀,同時,患側腦室也逐漸向缺損區(qū)擴張膨出或變形。此外,小兒顱骨缺損可隨著腦組織的發(fā)育而變大,缺損邊緣向外翻,凸出的腦組織也逐漸呈進行性萎縮及囊變,所以小兒更需要完整的顱骨保證腦的正常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