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脂肪吸收不良癥狀診斷
一、癥狀
1.一般表現(xiàn)
患兒食欲不振,發(fā)育落后,體重減輕,消瘦,精神倦怠,好哭,營養(yǎng)不良,腹瀉嚴重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
2.腹瀉
主要表現(xiàn)為脂肪瀉,糞便量及次數(shù)增多,典型糞便色淡,灰白色,油脂狀,量多,惡臭,所含脂肪能漂浮于水面,伴腹脹,腹痛,精神倦怠好哭。
3.腹部脹滿
由于腸內儲存不消化食物,同時腸肌軟弱使腸腔內積氣所致。
4.脂溶性維生素缺乏
病程遷延,腸黏膜廣泛病變所致脂肪吸收不良病程遷延可引起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如維生素A缺乏性眼病,可表現(xiàn)畢脫斑,角膜干燥等;維生素D缺乏可致佝僂病,手足搐搦癥;維生素E可致近端肌肉萎縮;維生素K引起出血傾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可引起低蛋白血癥,水腫,營養(yǎng)性貧血及腸病性肢皮炎等。
5.其他
因腸道廣泛吸收不良常伴其他多種營養(yǎng)素吸收障礙,引起相應的表現(xiàn),如低蛋白血癥,水腫,營養(yǎng)性貧血,腸病性肢皮炎和繼發(fā)多種微量元素缺乏。
二、診斷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特點,依賴實驗室檢查確診。
臨床疑及脂肪瀉時,應首先通過實驗室檢查予以證實是否為脂肪瀉,做糞脂定量測定,是惟一較精確的方法,但操作復雜,收集糞便有困難,可先采用蘇丹Ⅲ 染色鏡檢和血清胡蘿卜素測定方法進行篩選,明確脂肪瀉后,應進一步通過病史,體檢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弄清病因,N-苯甲酰-L酪氨酸-對氨基甲酸BT- PABA試驗,是診斷胰外分泌功能可靠簡易的方法;糞便蘇丹Ⅲ染色糞脂以中性脂肪為主,應考慮胰原性脂肪瀉;以脂肪酸為主,常提示小腸黏膜病變;右旋木糖 吸收排泄試驗結果如血或尿木糖顯著降低,提示空腸黏膜有較廣泛損害,可間接推斷脂肪吸收不良是由于腸黏膜損傷所致,而與單純胰外分泌或膽鹽缺乏等無關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