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齲時,可有洞或缺損,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出現酸或痛,但去除刺激后癥狀會立即消失;
牙根外露,出現牙齦萎縮常使裸露了的牙極對冷熱的溫度變化及酸性食物等異常敏感,經常出現刺激痛。
牙齒感覺過敏癥主要表現為刺激痛,當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熱等刺激時均引起酸痛,尤其對機械刺激最敏感。
牙齒萌出疼痛:冠周炎是由于磨牙萌出位置不符所引起的一種并發(fā)癥,主要表現為牙冠周圍軟組織的疼痛。臨床上多見下頜第三磨牙(俗稱智齒)。其次上頜第三磨牙亦可發(fā)生。本病多發(fā)生于18~30歲之間。
牙有伸長感及觸痛:牙有伸長感,叩、觸痛明顯是根尖周病的臨床表現。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組織,包括牙骨質、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癥。
牙齦痛:牙齦炎是由細菌的入侵造成的,表現為牙齦出血,紅腫,脹痛,繼續(xù)發(fā)展侵犯硬組織,產生牙周炎癥。
假牙疼痛:假牙每3~4年應該整修調整一次?!】谇惶弁闯^十天。咬緊下頷時會痛,張口困難,張口閉口會喀喀響。
上列牙痛:患有牙源性上頜竇炎引起的患者常常由于上頜竇炎的影響而上列牙痛。牙源性上頜竇炎為由病牙引起的慢性上頜竇炎,稱為牙源性上頜竇炎,病因比較單純,并不是所有的牙齒都會引起本病,而限于與上頜竇有密切關系的幾顆牙齒,即為上齒列中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即從門牙算起為第4、第5及第6枚牙齒。通常,先有牙齒發(fā)炎,如尖周炎、牙周炎、牙槽膿腫等上行感染上頜竇底部,進一步擴展為上頜竇炎。
牙痛:是一種常見疾病。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牙痛大多由牙齦炎和牙周炎、齲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中醫(yī)認為牙痛是由于外感風邪、胃火熾盛、腎虛火旺、蟲蝕牙齒等原因所致。牙齦炎是常見的牙周組織疾病。是由于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牙齒受到牙齒周圍食物殘渣、細菌等物結成的軟質的牙垢和硬質的牙石所致的長期刺激,及不正確的刷牙習慣,維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減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減少或消除菌斑,改變口腔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清潔條件是防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最實際有效的辦法是刷牙和漱口。應該加強宣傳教育,從小養(yǎng)成口腔衛(wèi)生習慣,學會合理刷牙方法。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細菌,減少菌斑形成。盡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飯后漱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為夜間間隔時間長,細菌容易大量繁殖。要順刷,即“上虐待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還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這樣就可把牙縫和各個牙面上的食物殘渣刷洗干凈,刷牙后要漱口。不要橫刷,橫刷容易損傷牙齦,也刷不凈牙縫里的殘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