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病學資料:包括年齡. 季節(jié)、白喉接觸史,過去是否全程預防注射,本地區(qū)有無白喉流行等。
2、 臨床表現(xiàn):白喉的初步診斷必須主要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
(1)起病緩慢,發(fā)熱和咽痛不明顯, 但全身中毒癥狀較重, 咽部有典型白喉假膜。
(2)鼻腔有漿液血性分泌物,頸部淋巴結腫大及中毒癥狀。
(3)實驗室檢查:細菌培養(yǎng)陽性可確診。
白喉假膜形成的鑒別診斷:
1、 鏈球菌性扁桃體炎:起病急、高熱咽痛、扁桃體上有點狀黃色滲出物。
2、 奮森氏咽炎:咽部有壞死,潰瘍和假膜。伴有齒齦壞死及炎癥。
3、 急性喉炎:癥狀重,呼吸困難,有周期性,日輕夜重,咽部無假膜。
4、 變態(tài)反應性喉水腫,突然發(fā)病:有變態(tài)反應史。
3、4 、5月齡嬰兒 ,每月接受百、白、破三聯(lián)疫苗一針,共3針為初免。1歲半至2歲時再加強1針。7歲和15歲時各接種精制白喉、破傷風二聯(lián)類毒素一次,以加強對白喉的免疫持久性,保護大兒童和成年人不患白喉。必要時成人也應加強免疫。
白喉患者應及時隔離和積極治療,隔離至全身和局部癥狀消失、鼻咽或其他病灶的培養(yǎng)連續(xù)二次陰性為止,解除隔離不宜早于治療后7天。病人的分泌物和用具須嚴格消毒,呼吸道的分泌物用雙倍量的5%煤酚皂(來蘇)或石炭酸處理一小時,污染的衣服和用具煮沸15分鐘,不能煮沸者用5%煤酚皂或石炭酸浸泡1小時,病人離開后室內應以上述消毒液噴霧消毒,然后打掃。
集體兒童和成人機構內的接觸者應留察7天,并作鼻咽拭子培養(yǎng)和白喉桿菌毒素試驗。成年人密切接觸者也應作這些檢查。①培養(yǎng)和毒素試驗均陽性者作為白喉病例處理,應隔離觀察,并用青霉素治療,一旦出現(xiàn)癥狀即用抗毒素。②培養(yǎng)陽性、毒素試驗均陽性者作為白喉病例處理。③培養(yǎng)和毒素試驗均陰性者可解除留察。④培養(yǎng)陰性、毒素試驗陽性者,應即給予預防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