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樣肉芽腫鑒別
在鑒別診斷方面,因本病可類似很多皮膚病,故不能一一敘述,可結合臨床與病理所見分別加以排除,必要時需要觀察病程,不同時期多次取材,才能加以鑒別。
電鏡觀察MF細胞的形態(tài),發(fā)現此種細胞胞質很少,但有相對大的核,核膜有許多皺折,結果核質形成指狀突起,從立體來看,核呈腦回狀。異染色質顆粒致密聚集在核膜上,并聚集成塊,散布于整個核內。MF細胞與Sézary細胞(甚至大斑片型斑片狀副銀屑病中的浸潤細胞)在電鏡表現上有很大類似之處,故無鑒別診斷意義。為了診斷的目的,曾試用電鏡測量皮膚活檢中淋巴細胞的核外形,有報告在早期MF與良性炎癥性皮膚病的平均核外形指數(NCI)等有顯著差異,MF細胞NCI常大于7.1~7.5,從而使95%以上的病例可以區(qū)別。
李杰等曾測量13例MF細胞,單項指標為:淋巴樣細胞平均核外廓指數(mNCI)≥5.66;平均核形態(tài)指數(mNSI)≤0.44;NCI>6.0的細胞數≥30%,最大NCI(NCImax)>9.0,而NSI為0的淋巴樣細胞的百分率<19%。經電子計算機判斷分析,最大NCI值結合NSI為0的細胞百分率是最佳判斷指標,對早期診斷MF頗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