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性角膜移植術所致青光眼一般治療
穿透性角膜移植術所致青光眼西醫(yī)治療
一、治療:
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后青光眼的治療除了控制眼壓、阻止視神經(jīng)視功能的損害外,對維持角膜植片透明和減少其他術后并發(fā)癥也極其重要。因其青光眼的發(fā)生機制不同,且又伴有原來眼病變的影響,治療常需要綜合考慮。首先要針對青光眼的發(fā)生機制進行治療,同時積極地、及時地控制眼壓。目前治療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后青光眼的方法有藥物和手術。
1.藥物治療:首先選擇抗青光眼藥物治療,主要是抑制房水的生成??蛇x用β受體阻滯藥、α受體激動藥、碳酸酐酶抑制藥等滴眼液,或聯(lián)合2種、3種藥物使用。擬膽堿能藥可通過睫狀肌收縮牽拉鞏膜突和小梁網(wǎng)而促進房水排出,對閉角型青光眼可收縮瞳孔、牽拉虹膜避免前粘連以及開放房角。但一般不主張應用擬膽堿能藥,因為有破壞血-房水屏障功能、加重眼部炎癥和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應的危險。擬腎上腺素藥也能破壞血-房水屏障功能,且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植片內(nèi)皮細胞減少以及引起單孢病毒性角膜炎復發(fā)和無晶狀體眼角膜移植后黃斑囊樣水腫。前列腺素衍生物制劑主要通過增加葡萄膜鞏膜外引流而降低眼壓,需要房角開放并且能見到睫狀帶,但不適合有眼部活動性炎癥的病例,因為可能有促發(fā)和加重炎癥的不利作用。仍不能控制眼壓時則聯(lián)合應用全身降眼壓藥物如碳酸酐酶抑制藥、高滲脫水藥等。
2.手術治療:經(jīng)藥物治療失敗的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后青光眼病例應采用手術降眼壓。如果球結膜沒有廣泛瘢痕化,首先應該考慮選擇小梁切除術聯(lián)合應用抗代謝藥物(絲裂霉素C,5-氟脲嘧啶),因為大多數(shù)角膜移植患眼(無晶狀體眼、眼外傷、化膿性角膜潰瘍等)的眼前段存在著廣泛的組織病理改變。如果球結膜瘢痕廣泛、嚴重,或眼前段組織炎癥明顯,則聯(lián)合應用抗代謝藥物的小梁切除術成功率也很低,需要施行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植入術,將房水從前房經(jīng)導管引流到位于赤道部的引流盤周圍來降低眼壓。有壓力控制閥的青光眼房水引流物(又稱青光眼減壓閥)手術成功率高,并發(fā)癥少。文獻報道其眼壓控制率為71%~86%,甚至高達96%,角膜植片保持透明率為71%~88%。如果患眼已不適于青光眼減壓閥手術,則只好選擇睫狀體破壞性手術治療。睫狀體破壞性手術有睫狀體冷凝、睫狀體光凝等手術方法。睫狀體冷凝術簡便易行,但要達到對睫狀突的有效破壞作用往往難以量化,且必須穿過一些眼部組織結構(結膜、鞏膜、睫狀肌、血管等),因而手術療效的預測性較差,組織損傷大,并發(fā)癥較多包括疼痛、出血、黃斑水腫、炎癥反應、低眼壓、眼球萎縮和角膜移植失敗等。應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后青光眼的睫狀體光凝術主要有經(jīng)鞏膜的和經(jīng)眼內(nèi)鏡的2種方式,主要優(yōu)點是可選擇性地破壞睫狀突、對眼部組織的損傷減少,增加了術后療效的預測性、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尤其是經(jīng)眼內(nèi)鏡的睫狀體光凝術,有報道隨訪2年的手術成功率為82%。
二、預后:
及時有效地控制眼壓,預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