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相關眼病檢查
在正常情況下,腺垂體分泌的甲狀腺刺激激素(TSH),又稱促甲狀腺激素調節(jié)著甲狀腺素的分泌,而下丘腦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又調節(jié)著TSH的分泌。甲狀腺激素與TSH之間呈典型的負反饋抑制,即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時,TSH的分泌受到抑制,而甲狀腺激素水平低時,腺垂體受刺激TSH分泌增多。血清中甲狀腺素(T2或T6)水平下降,引起血清FSH水平升高及TSH對TRH刺激反應增強。甲狀腺功能紊亂改變著以上的調節(jié)和反應,甲狀腺功能的狀態(tài)與TAO密切相關,故了解甲狀腺功能的狀況對TAO的診斷有著重要意義。
TAO的實驗室檢查方法多種,每一種檢查都從一個側面反應甲狀腺的功能,需了解這些檢查的優(yōu)缺點和臨床意義,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必要的檢查,提高診斷率。
1.基礎代謝率(BMR):
患者禁食12h,充分睡眠8h以上,次日上午測量其基礎代謝。甲狀腺功能亢進者,基礎代謝率高;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基礎代謝率低?;A代謝率受環(huán)境、技術操作和生理狀態(tài)等因素影響,不易測準,現(xiàn)已逐漸被淘汰。
2.血清TSH測定:
TSH是一種糖蛋白激素,由α及β兩種亞單位組成,多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中TSH含量。正常人與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血清TSH值有重疊,該測定對甲狀腺功能亢進診斷幫助不大。輕度或亞臨床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時TSH值下降,在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鑒別診斷中,TSH值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血清總T3、總T4(TT3、TT4)和游離T3、游離T4、游離T4指數(shù)(FT3、FT4、FT4I)的測定:
以前很多檢測總T3、T4與血漿中蛋白結合的方法受碘攝入影響,也受其他人為因素的影響?,F(xiàn)用放射免疫檢測法分析血清中總T3、T4,不受碘攝入的影響。各實驗室的正常值范圍不同。90%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血清總T3、T4水平升高,而無甲亢的TAO患者T3、T4水平多正常。
FT4I與TT4值密切相關,是一種既簡便又靈敏的甲狀腺功能測定法。甲狀腺功能減低時指數(shù)降低,甲狀腺功能亢進時,通常血清T4水平和T3樹脂攝入升高,它們的產(chǎn)物超過游離甲狀腺指數(shù)的上限值,指數(shù)升高。口服避孕藥的患者,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有改變,血清T4水平升高,T3攝入低下,游離甲狀腺素指數(shù)正常。
4.放射性碘攝入(RAIU)試驗:
通常用123I攝入,測量甲狀腺激素合成和釋放的比率,123I比131I的半衰期短,對患者甲狀腺的放射劑量低。在口服放射性碘24h后,甲狀腺的閃爍粒計數(shù)和股的閃爍粒作為基本計數(shù),用以下公式計算甲狀腺放射性碘攝入的百分率:
24h放射性碘攝入的正常范圍是5%~30%,但其結果因物質含碘量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有甲亢的TAO患者放射性碘攝入增多,但在一些情況下RAIU的百分率也高于正常值。在鑒別不同形式的甲狀腺功能亢進(人為甲狀腺毒癥、甲狀腺炎伴暫時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異位甲狀腺產(chǎn)物)中,RAIU試驗作為甲狀腺(T3)抑制試驗的一部分非常有用。
5.T3抑制或Werner抑制試驗:
受試者行RAIU檢查后,每天服60μg的三碘甲狀原氨酸(T3)鈉8~10天,甲狀腺功能受到抑制,第10天再作RAIU檢查,正常個體被抑制50%以上,正常個體為什么不產(chǎn)生完全的RAIU抑制還不清楚。由于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自主甲狀腺功能,RATU值不受抑制。異常的T3抑制反應代表甲狀腺功能亢進,即使甲狀腺功能正常,40%~80%活動性TAO的患者T3抑制試驗異常,原因尚不清楚。成功治療后,異常的抑制反應可持續(xù)多年。對抑制試驗無反應的病人,治療后復發(fā)率高。對懷疑TAO的患者,血清T3、T4正常,抗體滴度陰性、TAO臨床表現(xiàn)不明顯,Werner抑制試驗較有價值。
6.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興奮)試驗:
通常靜脈給400mg的TRH,給藥前和給藥后30min抽靜脈血進行促甲狀腺激素(TSH)分析。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個體、20~30min血清中TSH達峰值,血清TSH水平通常為基線的2~8倍,然后緩慢下降,2~3h后回到基線水平。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TSH對外來TRH不反應,促甲狀腺激素水平不升高。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對外來的TRH反應強烈,促甲狀腺激素水平明顯升高。
懷疑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功能正常眼眶病患者,T3、T4試驗,血清抗體,游離T4指數(shù)大致正常,這時TRH試驗對診斷有一定意義, 30%~50%甲狀腺功能亢進眼眶病患者出現(xiàn)TRH的陽性結果(次正?;蜉p度TRH反應),另有一部分無甲亢的TAO患者TRH試驗是異常的。
T3抑制試驗和TRH試驗之間有差別,T3抑制試驗不意味著機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而是表示甲狀腺功能是自主性(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者是由TSH控制(正常甲狀腺)。TRH試驗表明可獲得甲狀腺激素水平是否超過生理需要,是否誘發(fā)負反饋控制TSH的分泌。在已治療的TAO中,異常免疫球蛋白存在,繼續(xù)引起甲狀腺興奮;如果甲狀腺組織損害較多,甲狀腺激素產(chǎn)生正常或稍偏低,TSH分泌機制保持正常水平。在這種情況下,T3抑制試驗異常,而TRH反應正?;蚪档?。對正常甲狀腺功能的眼眶病患者,為了診斷的正確性,應作T3抑制和TRH兩種試驗。
7.TAO的抗體檢查:
與TAO有關的抗體較多,僅擇其敘述如下:
甲狀腺刺激抗體(thyroid stimulating antibodies):主要用人類甲狀腺組織培養(yǎng)進行測定,該抗體存在于90%的活動性TAO和Hashimoto甲狀腺炎患者中,這些抗體抑制TSH與甲狀腺細胞結合,增加T4的分泌。大約50%甲狀腺功能正常的眼眶病患者可查出甲狀腺刺激抗體。在大多數(shù)病例中,這些抗體與治療反應有關,病變消退抗體消失,病變復發(fā)抗體再出現(xiàn)。在TRH或T3抑制試驗正常的患者,測定這些抗體具有臨床意義。
抗甲狀腺微??贵w(antimicrosomal antibody):該抗體在TAO患者中滴度高,80%假陽性率低。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滴度在Hashimoto甲狀腺炎中為55%,TAO患者僅25%,正常人達10%,正常老年女性為10%~20%。一般情況下應在TRH或T3抑制試驗檢查以前進行抗體測定,陽性發(fā)現(xiàn)說明眼眶病與TAO有關。對于甲狀腺功能正常眼眶病的診斷有幫助。
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ies TRAb):TAO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由血清中TRAb刺激甲狀腺而發(fā)病,所以測定該抗體對評估TAO狀態(tài)及其預后有著重要意義。甲狀腺功能亢進伴TAO,未治療前TRAb陽性率91%,甲狀腺瘤和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病人TRAb陰性。也可幫助判斷甲狀腺功能亢進藥物治療的預后,如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后TRAb仍呈陽性,提示大部分患者3個月內復發(fā),陰性者預示著患者可能有較長時間的緩解期。
1.CT掃描檢查
現(xiàn)代CT掃描分辨率高,能清晰地顯示眶內軟組織和眶骨,少數(shù)病例靜脈內還可注入對比劑加強組織間的對比,對TAO的診斷起著重大作用?,F(xiàn)基本上作為TAO的一種常規(guī)檢查,常用檢查方法有水平掃描、冠狀掃描、矢狀掃描。
TAO CT特征最突出CT特點是雙側多條眼外肌肥大,一般認為下直肌最易受累,其次為內直肌、上直肌和外直肌,還沒有報道單一的外直肌肥大。國內有人報告100例TAO的CT掃描分析,發(fā)現(xiàn)83例患者眼外肌肥大,各眼外肌肥大數(shù)為:內直肌104條、下直肌83條、上直肌50條、外直肌33條。Wiersinga等用CT掃描檢查80例未經(jīng)任何治療的TAO患者,發(fā)現(xiàn)下直肌肥大為60%,內直肌占50%,上直肌占40%,外直肌為22%。所有受累眼外肌肌腹肥大,肌腱不受影響,所以肌肉的前端逐漸變細。一般肥大的眼外肌邊界清楚,病變主要集中在肌肉內。但在急性浸潤性TAO中,炎性細胞可超越眼外肌到眶脂肪內,或肌纖維束間透明質酸沉積過多引起肌肉水腫,故肥大眼外肌邊緣不清,密度不均,部分呈結節(jié)樣改變。
單獨的下直肌肥大在水平掃描中呈一腫塊影,可能將此誤認為眶尖腫瘤。這一肥大下直肌腫塊邊緣呈畫筆樣外觀,可與真正腫瘤相區(qū)別。CT、冠狀掃描能較好地揭示肥大的下直肌。
TA0的CT掃描使其視神經(jīng)病變的病因得以解釋,有多條肥大眼外肌可在眶尖壓迫視神經(jīng)。Kennerdell等觀察7例視神經(jīng)病變,CT掃描發(fā)現(xiàn)7例患者肥大的眼外肌皆在眶尖處壓迫視神經(jīng)。有少數(shù)病例雙側內直肌肌腹肥大,壓迫薄弱的眶內壁,使雙側眶內壁中部都向內突,兩側眶內壁的改變形似可口可樂瓶。
大多數(shù)TAO患者眶脂肪較少受累,球后呈透明影像,15等)。患者突眼主要由肥大的眼外肌所致,但有的病例眼外肌只輕度肥大,不足以解釋眼球明顯前突。TAO的第2征象是球后脂肪增多,增多的脂肪將眼球向前推,眶隔前移,眼外肌因過度伸展而肥大不明顯,增多的脂肪密度正常。在少數(shù)病例的眶脂肪中,可見條紋狀、點片狀密度加大影,稱為臟脂肪(dirty fat)。這可能是肥大眼外肌影響眼眶靜脈回流,眶內靜脈擴張,或眶脂肪的炎性浸潤。在晚期病例是由于脂肪隔膜纖維增生,血管增多所致。
淋巴瘤或轉移癌等可引起眼外肌肥大,類似TAO。在鑒別診斷有困難時,可在CT檢查指導下進行針刺活體組織檢查。淚腺可受累腫大,與其他異常影像并存。
2.超聲波檢查
超聲波檢查是診斷TAO一種有效的方法,能顯示和測量眼外肌肥大,且較為準確,在一些無臨床癥狀的病例中,超聲波有時也能查出眼外肌肥大。是一種客觀的方法,可監(jiān)測眼眶前、中部TAO病變。優(yōu)點是價廉,可多次檢查,又避免了CT檢查時的放射損傷。B型超聲波顯示為低回聲的增粗條狀病變,邊界可不清楚,表面有肌肉的水腫。定量A型超聲波可測量眼外肌厚度。缺點是超聲波不能顯示眶后部和眶骨的病變。CT掃描顯示眶內病變及其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優(yōu)于超聲波檢查。
3.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場內共振而產(chǎn)生信號、形成圖像的一種檢查方法,簡稱磁共振(MRI)。它是以射頻為能量,穿透能力強,對組織無放射性損傷。有4個成像參數(shù),包括具有組織特征的質子密度及T1、T2弛豫時間函數(shù)和質子流動情況。除可顯示眼外肌肥大外,還可獲得更多的征象,TAO在無臨床癥狀時,MRI也能顯示眼外肌的一些改變。此檢查在評估TAO的活躍期或靜止期提供客觀證據(jù),對計劃TAO免疫抑制劑治療提供幫助。
與CT檢查一樣,MRI檢查也采取水平、冠狀、矢狀掃描。脈沖順序采用自旋回波(spin echo,SE)。弛豫時間1加權像(T1WI)的脈沖重復時間(TR)/回波時間(TE)等于55/15~40s;弛豫時間2加權像(T2WI)的脈沖重復時間(TR)/回波時間(TE)等于1500~2000/80~90s。T1WI像眼外肌為中等信號,眼脂肪為強信號,故肥大眼外肌呈中等信號而清楚地顯示出來。在T2WI像上除肌腱和部分肌腹仍保持中等信號外,大部分肥大的肌腹顯示較高信號,這意味著眼外肌肥大主要為水腫所致。
將眼瞼腫脹,球結膜充血水腫,病變進行性發(fā)展稱活動期或濕期(active or wet phase),將眼瞼不腫,球結膜不充血,病變穩(wěn)定叫靜止期或干期(quiescent or dry phase)。濕期TAO的眼外肌以淋巴細胞浸潤和水腫為主,對小劑量放射治療和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較好,而MRI檢查顯示眼外肌肥大、信號強。所以可用MRI短T反轉順序檢查,幫助醫(yī)生選擇對放射和免疫抑制劑治療較為有效的病例。將MRI檢查所見與臨床資料結合得出結論如下:高信號強比率和正常大小肌肉說明早期病變;高信號強比率和肌肉肥大表明后期活動性病變;肌肉肥大伴低信號強比率提示為晚期靜止性病變。
4.眼球牽拉試驗
Wolff 1900年第1次報道了眼球牽拉試驗(forced duction test),此試驗在鑒別TAO限制性眼外肌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眼肌功能異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兒童在全麻下完成該檢查,成人可在門診應用局部表面麻醉進行檢查。
在成人結膜囊內滴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浸濕的棉簽放在要檢查的肌肉止端處大約1min,再用多齒鑷抓住肌肉止端,將眼球向肌肉作用相反的方向轉動,對側相同的眼外肌作為對照肌,眼球牽拉困難者為陽性。陽性的眼外肌病有:TAO、特發(fā)性眼眶肌炎、眼外肌腫瘤、爆裂性骨折引起的眼外肌嵌塞。而共同性斜視、眼外肌麻痹、重癥肌無力等非限制性眼外肌病為陰性。
5.眼壓檢查
Brailey等1897年第1次報告了在甲狀腺腫性眼球前突的患者中,眼球向受累肌作用相反的方向轉動可引起眼壓升高。以后眾多作者發(fā)現(xiàn)甲狀腺眼病患者,眼球即使在原位,眼壓也高。Ganblin等長期觀察TAO患者, 68%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無眼球突出的患者,眼球在原位時,眼壓也高于正常。這些發(fā)現(xiàn)對診斷內分泌眼病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避免將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的高眼壓診斷為青光眼。
TAO最常受累的是下直肌,下直肌纖維化、收縮,眼球轉向下方。當眼球在原位或企圖向上轉動時,上直肌強力收縮,下直肌壓迫眼球,使眼壓升高。檢查方法:眼球向下看時,下直肌未收縮未壓迫眼球,測眼壓;眼球在原位或眼球向上轉動10°~15°時,再測1次眼壓,如兩次眼壓差大于4mmHg為陽性,表明有限制性眼外肌病。
6.病理學檢查
1)光學顯微鏡檢查發(fā)現(xiàn):
?、傺弁饧。?/p>
病變組的肌纖維橫斷面肥大的較多,大小不均勻。呈圓形、梭形或不規(guī)則形。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各條眼外肌肌纖維橫斷面的最大直徑均較正常組增大,而最小徑除提上瞼肌外,余均較正常組小,說明病變組肌纖維肥大、萎縮共存。部分肌纖維周界不清,肌纖維變性,核0~4個不等,位于胞質周邊部,胞質中可見空泡。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眼外肌肌纖維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質凝聚,并伴有顆粒變性、肌質部分溶解、淡染,可有空泡形成,甚至出現(xiàn)肌溶性壞死,僅存細胞核。在急性期和亞急性期的病例中可見大量淋巴細胞浸潤。而在慢性期的肌纖維斷裂、破壞,肌肉結構完全喪失,肌纖維出現(xiàn)嚴重的纖維化。肌細胞間可有脂肪細胞存在。Friedenwald研究了6例甲亢病人尸檢的眼外肌,發(fā)現(xiàn)1例病人的肌細胞明顯萎縮、消失,由脂肪組織代替。眼肌內出現(xiàn)成熟的脂肪細胞可能是病變晚期的表現(xiàn)。肌細胞間脂肪浸潤的原因有待于進一步探明。
②間質組織:
間質組織改變的共同特征是肌細胞間隙增寬,不同程度的炎性細胞浸潤、水腫和纖維化。在疾病的早期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并伴隨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結締組織增生。浸潤的細胞包括淋巴細胞、漿細胞、肥大細胞和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有的大量聚集,在血管周圍或變性的肌肉周圍成簇排列,有的散在分布于整個肌內膜中。少數(shù)還形成淋巴濾泡,并有生發(fā)中心。不同標本中浸潤的淋巴細胞數(shù)量差異較大,有的僅含有少量淋巴細胞,可能與不同的病程階段有關。有的淋巴細胞核呈束狀,周圍染色質邊集,提示向漿細胞分化。通過一些特殊的染色可以顯示肌內膜中有一定數(shù)量的肥大細胞,如PAS和Giemsa染色以及甲苯胺藍和甲酚紫染色。少數(shù)標本中含有較多的巨噬細胞。阿辛蘭染色示肌纖維外周和肌束間黏多糖均有輕度增加,導致間質水腫、增寬。
在晚期病例的改變以纖維化為主。有人曾報道在6例慢性期患者的眼外肌結締組織出現(xiàn)明顯纖維化,毛細血管擴張并充血。還有人報道同一患者下直肌纖維間結締組織重度增生,內直肌輕度增生,提示幾條眼外肌受累可能有一定的先后順序。晚期病例的眶脂肪也有大量的纖維結締增生和較多的新生血管形成。
3淚腺及眼瞼肌肉:
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的淚腺改變:腺組織處于退變的各個時期,正被水腫的纖維組織代替,其中有大量的淋巴細胞,有的部位淋巴細胞聚集形成大的病灶。淚腺與肌肉之間的組織未受累,提示淚腺的炎癥可能與肌肉同時發(fā)生。淚腺腺泡以及小葉間的結締組織間隔中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增多伴水腫,淚腺組織彌漫性的纖維化和腺管阻塞,與炎性假瘤相比無特異性。
Grave從切除的提上瞼肌及其表面和鄰近肌肉部位獲得的組織標本觀察到的組織學異常包括:膠原增生,橫紋肌萎縮和脂肪浸潤,間質無明顯水腫和炎性細胞浸潤。除了一些脂肪浸潤,Muller肌相對正常。Small對正常人和Graves病人的提上瞼肌進行了對比測量。發(fā)現(xiàn)病人提上瞼肌的肌纖維的最大、最小直徑均較正常者明顯增大,且病變的肌鞘顯著增厚伴少量淋巴細胞浸潤。提上瞼肌結締組織中度增生,肌束和肌纖維間粘多糖輕度增加。肌纖維最大平均直徑較正常組增大4倍,最小平均直徑增大1倍。眼輪匝肌結締組織輕度增生,肌束和肌纖維間粘多糖中度增加。
2)電子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
①肌纖維:
Kroll等首次進行眼外肌的電鏡觀察發(fā)現(xiàn):肌節(jié)的結構和連接喪失。線粒體失去縱向排列,隨機散在于胞質中。線粒體嵴增多,表面積增加,肌漿網(wǎng)三聯(lián)體結構破壞。肌細胞間隙有大量的單核細胞浸潤,包括淋巴細胞、巨噬細胞、肥大細胞和漿細胞,同時還有大量的成纖維細胞。膠原纖維數(shù)量無明顯異常,但間距增寬。
Wall等對活動期患者的眼外肌電鏡觀察發(fā)現(xiàn)肌纖維破壞,主要異常包括:Z線溶解,線粒體異常,核異位和脂滴擴大。眼肌從輕度破壞到廣泛壞死,破壞區(qū)被膠原代替。Riley觀察了3例受累的眼肌,電鏡提示肌纖維結構破壞,認為肌細胞改變繼發(fā)于長期的間質炎癥。國內有作者觀察了5例眼眶減壓術的眼外肌標本,結果如下:肌細胞膜完整并增厚,肌絲排列紊亂,Z線紊亂。線粒體重度增生、密集,嵴疏松、腫脹,基質顆粒消失,糖原顆粒堆積,肌漿網(wǎng)擴張,胞質中可見較多脂滴。間質毛細血管增加、擴張、充血,膠原纖維增加。有人用電鏡觀察到1例早期患者僅見肌纖維Z線排列紊亂,部分Z線消失。2例慢性期患者肌纖維Z線排列紊亂,部分溶解消失。有的肌纖維無Z線,肌絲部分溶解留下空泡,肌漿中可見少量次級溶酶體和殘質體,肌漿網(wǎng)擴張。7例浸潤性突眼患者肌細胞明顯異常:細胞膜完整,但肌纖維紋理不清,部分肌絲和三聯(lián)體溶解破壞,破壞區(qū)僅見細胞碎屑。部分破壞區(qū)有大量的次級溶酶體和殘質體,部分細胞質內線粒體數(shù)量增多,排列紊亂,膜和嵴未見明顯異常,有的肌細胞肌漿網(wǎng)擴張。肌細胞膜破壞、不連續(xù)或完全消失,可見巨噬細胞吞噬細胞;大部分肌絲被破壞,殘留的肌絲被增生的膠原纖維包繞。并首次發(fā)現(xiàn)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眼外肌中存在肌纖維母細胞。其特點是:無Z線,肌絲排列雜亂無章,胞質內有密體,胞膜下可見密斑。胞質內還有大量排列紊亂的線粒體,粗面內質網(wǎng)、糖原顆粒,部分細胞含有次級溶酶體和殘質體。
②眼眶結締組織和眼眶脂肪:
眼眶結締組織和脂肪大體觀察未見明顯異常。Weetman等報道了2例眼眶減壓術取下的眶脂肪,除含非常少的淋巴細胞外,幾乎無任何異常。Wegelius等觀察了3例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的眶結締組織變化,2例取自眼眶減壓術,1例取自尸檢。3例結締組織中成纖維細胞增多,含顆粒分明的肥大細胞,成群的脂肪細胞被較多的結締組織分隔,血管周圍有大量淋巴細胞。另有作者報道:眶減壓術獲得的脂肪沒有明顯的炎癥和纖維化,鄰近眼外肌的脂肪有輕度的炎癥反應。Kahaly特別觀察了3例眼外肌周圍的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表現(xiàn)為膠原纖維增多伴炎性細胞浸潤,包括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有的呈局灶性。其中2例患者的脂肪和膠原組織呈典型的黏液樣變。單純用激素治療和激素結合球后放療的患者之間沒有差異,治療后3例均可見纖維性的膠原組織增多,局部無炎性浸潤和黏液樣變。以阿辛蘭染色和馬氏染色發(fā)現(xiàn)眶脂肪細胞間有大量黏多糖堆積,細胞間隙增寬,而慢性期脂肪細胞間的纖維組織明顯增多。另外有人用電鏡觀察了3例眶結締組織,揭示在密集的脂肪細胞之間有炎細胞和新形成的膠原纖維簇,在膠原纖維之間較寬的空間含有無定形的、粒狀物質,具有GAG的一些電鏡特征。作者基于這些形態(tài)學特征,認為眶脂肪和結締組織受累是因為球后成纖維細胞活性增高,分泌過多膠原和GAG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