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感冒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中醫(yī)認為,風熱感冒是感受風熱之邪所致的表證。
  風熱外感,多發(fā)生于氣候溫暖季節(jié),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受夏季暑熱濕氣、飲食、起居不規(guī)律,過度勞累等雙重因素的影響,導致身體正氣受損,從而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而導致風熱感冒。春季多風,氣候轉溫,故風與溫熱之邪多相兼致病。風熱感冒系風熱之邪侵襲肺衛(wèi),致衛(wèi)表不和,肺失清肅而出現(xiàn)的證候。風熱感冒的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重、惡寒輕、有汗或少汗、頭痛鼻塞、咽喉腫痛、舌紅、脈數(shù)(即脈搏跳動較快),風熱感冒的治療方法是采用辛涼解表等。

目錄
1.風熱感冒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風熱感冒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風熱感冒有哪些典型癥狀 4.風熱感冒應該如何預防 5.風熱感冒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風熱感冒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規(guī)方法

1風熱感冒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引起夏季感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由于夏季氣候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汗腺分泌會消耗很多能量。二是夏天晝長夜短,悶熱地天氣常容易影響人們正常地睡眠和休息,導致睡眠不足,感覺渾身乏力。三是夏天,許多人食欲減退,主要以清淡食物為主,影響了蛋白質(zhì)的攝取。四、由于天氣熱,人們不愿到戶外運動,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五是因地域不同,晝夜溫差較大,導致老年和兒童容易夜間感冒。六是氣候異常帶來的忽冷忽熱,人們沒有及時適應氣溫變化,從而加大感染病毒的幾率而引發(fā)感冒。七是很多人貪圖涼快,喜歡吹空調(diào)、洗冷水澡等行為,也很容易使人在夏天感冒。

2風熱感冒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頭痛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通常指局限于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上的疼痛,病因較復雜,可由顱內(nèi)病變,顱外頭頸部病變,頭頸部以外軀體疾病及神經(jīng)官能癥、精神病引起。發(fā)熱,風熱感冒有可能會伴隨著發(fā)熱的現(xiàn)象。感冒。總體上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這里先討論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國醫(yī)學稱"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其中30%-50%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雖多發(fā)于初冬,但任何季節(jié),如春天,夏天也可發(fā)生,不同季節(jié)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樣。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經(jīng)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由于這種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是患過流感的人,當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會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發(fā)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機會較多,每次可能有 20~40%的人會傳染上流感。

3風熱感冒有哪些典型癥狀

  外感,多發(fā)生于春季。春季多風,氣候轉溫,故風與溫熱之邪多相兼致病。風熱感冒系風熱之邪侵襲肺衛(wèi),致衛(wèi)表不和,肺失清肅而出現(xiàn)的證候。主癥:

  1.發(fā)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頭痛身楚;

  2.鼻塞,流黃濁涕,咳嗽,咽紅干痛。次癥:微汗,口干渴,咯痰黃稠。舌脈: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凡具備主癥。

  3.及次證,或主癥

  4.及次癥,并見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風熱感冒。

4風熱感冒應該如何預防

  盛夏容易患風熱感冒,預防是關鍵,簡單介紹幾種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有助于輕松預防。
  :早晨起床后,及時打開窗戶,呼吸室外新鮮空氣,同時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
  :早上用冷水洗臉,晚上用熱水泡腳,長期堅持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身體抵抗力
  :每天晨起后,適當慢跑一刻鐘,做早操,增強體質(zhì),增加機體免疫力。
  :每天堅持早晚用淡鹽水和茶水漱口,可殺滅口腔中感冒病毒保持口腔清潔衛(wèi)生
  穿:根據(jù)時令氣候和天氣預報及時添加衣服,不可硬撐。
  :夏季準備一瓶陳醋或白酒,經(jīng)常打開蓋子聞聞,可提神醒腦,有效的預防感冒
  :晚上睡覺前多飲熱水,用生姜片泡茶喝,對防止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把陳醋加熱,關上門窗,每隔兩周熏一次,可有效的殺滅感冒病毒和微生物。

5風熱感冒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風熱感冒在確診時,除依靠其臨床表現(xiàn)外,還需借助輔助檢查。本病的檢查項目包括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便常規(guī)、痰液細菌涂片檢查。

6風熱感冒病人的飲食宜忌

  風熱感冒在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內(nèi)容。
  1、風熱感冒可以吃哪些食物。
  (1) 可補充一些易于消化、高熱能的流質(zhì)半流質(zhì)食物,如稀粥、牛奶、豆?jié){、菜湯、青菜汁、水果汁等。
  (2) 多服有輔助治療、抗病作用的食物 ,如:蔥、姜、蒜、辣椒、紫蘇葉、芫荽、醋等。這些食物能發(fā)散風寒,行氣健胃,均為治療感冒氣滯之佳品。
  (3) 吃楊桃。生楊桃洗凈吃,對風熱感冒兼咳嗽喉痛者有效。
  (4) 風熱感冒者宜吃辛涼疏風清熱利咽食物,如鮮梨適量生吃。
  2、風熱感冒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 忌食油膩、黏滯、燥熱之物。
  (2) 最重要的是不能吃香菜,雖然它溫中健胃,易患感冒的這類人常氣虛,吃香菜后會更易感冒。
  (3) 風熱感冒發(fā)熱期,應忌用油膩葷腥及甘甜食品,還忌過咸食物如咸菜、咸帶魚等。
  (4) 忌食的有:一切滋補,過油的,酸,豬,鴨,難,羊,糯米飯,麥冬,胎盤,蝦子,人參,阿膠,各種海魚,螃蟹,石榴,烏梅,柿子,柿餅,豆付,綠豆牙,金銀花,白菊花,蘿卜,地瓜,菜瓜,生梨,冷茶,羅漢果。

7西醫(y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規(guī)方法

  針刺療法
  1.風池 大椎 合谷
  先針風池,針感應向后頭顳部散射,后針其他各穴,強刺激,留針20分鐘,每日1次。鼻塞重加迎香、上星;頭痛加太陽、印堂;咽痛加刺少商放血;咳嗽加風門、肺俞。
  2.少商 中商 老商
  均用三棱針微刺出血。咽痛加天突、合谷;頭痛加太陽;咳嗽加身柱;鼻塞加迎香。均用毫針中等刺激,徐徐提插,短促行針。
  3.少商 太陽 肺俞 大椎 手太陰肺經(jīng)
  取消毒三棱針,在少商、太陽穴局部消毒后,點刺出血。在肺俞、大椎穴處,以投火法拔罐15分鐘。用梅花針對手太陰肺經(jīng)循行沿線叩刺出血。
  4.大椎 然谷
  局部皮膚消毒后,以消毒大頭針在大椎穴處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引。再以消毒三棱針在然谷穴點刺出血。
  指針療法
  取穴:太陽、攢竹、風池、風府、肺俞。
  手法:平補平瀉,即用拇指尖點動5次,揉動5次,再點動5次,再揉動5次。各穴均用此法。
  梅花針療法
  取穴:風池、大椎、合谷、曲池,以及胸背部、后頸部。頭痛加太陽;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太淵、頜下。
  手法:用梅花針中度或較重刺激,一日治療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