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發(fā)生的時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人們總是為自身的健康狀況擔(dān)憂,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時積累一些醫(yī)藥知識以備不時之需,中藥方劑由于對人體的副作用極小,成為了首選。白蒺藜丸就是這樣的一種,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 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茵芋1兩,羌活1兩,木香1兩,羚羊角屑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花蛇肉2兩(酒浸,炙微黃),白附子1兩(炮裂),當(dāng)歸1兩(銼,微炒),干蝎1兩(微炒),薏苡仁3分,檳榔半兩,牛膝1兩(去苗),芎藭1兩,牛黃1分(細(xì)研),麝香1分(細(xì)研),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如膏),防風(fēng)3分(去蘆頭),酸棗仁1兩(微炒)。
【制法】 上為末,入杏仁膏,相和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刺風(fēng)。遍身如針刺,肩背四肢拘急,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 忌生冷、油膩、毒滑、魚肉。
【摘錄】 《圣惠》卷二十二
【處方】 白蒺藜1升,雞蛋10個(去黃存白,拌蒺藜1宿)。
【功能主治】 時行赤眼,流淚紅腫,胬翳遮睛,怕火畏光。
【用法用量】 炒,磨,水泛為丸服。
【摘錄】 《成方便讀》卷四
【處方】 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獨(dú)活3分,羚羊角屑3分,防風(fēng)3分(去蘆頭),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薯蕷3分,地骨皮3分,莽草1兩(微炒),葳蕤半兩,苦參1兩(銼),楓香1兩,蟬殼半兩(微炒)。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熱毒風(fēng)攻,頭面瘙癢,如似蟲行,時發(fā)風(fēng)疹。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 忌豬、魚肉。
【摘錄】 《圣惠》卷二十二
【處方】 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黃耆3分(銼),獨(dú)活3分,白芷半兩,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薯蕷3分,枳實(shí)1兩(麩炒微黃,去瓤),人參3兩(去蘆頭),黃連1兩(去須),葳蕤半兩,地骨皮半兩,桂心半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風(fēng)毒上沖,頭面瘙癢如蟲行,身上時有風(fēng)疹,心神煩悶。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四
【處方】 白蒺藜2兩半(微炒,去刺),熟干地黃2兩半,鹿茸2兩半(去毛,涂酥,炙微黃),白蘞2兩半,磁石3兩(燒,醋淬7遍,細(xì)研,水飛過),鐵精1兩(細(xì)研),桂心1兩,續(xù)斷1兩,巴戟3兩,赤芍藥2兩,玄參2兩,木通2兩,海藻2兩(洗去咸味),牛膝2兩(去苗),桑寄生2兩,澤瀉2兩,射干1兩半,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
【制法】 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陰(疒頹)腫大。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 《圣惠》卷四十四
【處方】 蒺藜子(炒,去角)1兩,旋覆花(擇)1兩,皂莢(去皮子,燒為灰)1兩,惡實(shí)(炒)1兩,龍腦(研)2錢,麝香(研)1錢,菊花(擇)2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風(fēng)頭旋,目運(yùn)痰逆。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嚼細(xì),溫酒送下。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十七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yīng)該就能了解白蒺藜丸是什么了吧。白蒺藜丸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