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狀白化病,大家對這個詞肯定不怎么了解,但肯定聽過白化病,也在電視或其他地方看到過這種人—全身白色,類似童話中的那個“白雪公主”。但我相信就算是很想白的人也不會想成為這樣的“白雪公主”,因為這是一種病。
斑狀白化病其實是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由于局部黑素細胞缺乏,表現(xiàn)為白發(fā)和穩(wěn)定的局限性白斑。生后即在前囟部出現(xiàn)篩狀白斑,與黑發(fā)交錯存在,患部毛發(fā)色白,眉毛、睫毛亦可呈白色。白斑的大小和形狀一般不會隨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變化。該病的典型特征是額部白斑,80%~90%可伴有額部白發(fā),呈三角形或菱形,對稱,位于額部中央或稍偏于一側(cè),可向下延至鼻根部。亦可見于下頦前,胸腹部,上肢可見不對稱性的白斑;偶見面頰部有白斑,皮損處毛發(fā)亦變白,極少數(shù)病人僅于枕部有一撮白發(fā),而無皮膚白斑,可能是斑駁病的變異型。部分病人手足背有色素沉著斑。彌漫性白斑中央可見島狀正常皮膚,而白斑周圍色素較濃。根據(jù)生后發(fā)生的白斑分布特點,診斷不難。個別人可伴有單側(cè)虹膜色素缺如,眼底白化及黃斑發(fā)育不良,斜視及弱視等。有的伴有共濟失調(diào)、耳聾及智力障礙等,無自覺癥。本病是一種無黑素細胞的先天性白斑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致病位點位于KIT基因,由于c-KIT(肥大細胞干細胞生長因子)功能下降而使黑素母細胞分化受阻所致。對于這種病其實并無特殊治療方法,但是可試用黑素細胞移植術或自體表皮移植術,推薦使用遮蓋方法,防曬也是必需的。應與白癜風鑒別。白癜風為后天性疾病,發(fā)病較晚,損害不如本病廣泛,且前者白斑邊緣色素沉著較明顯。若有眼距加寬,眼眶發(fā)育不良或耳聾者,則應考慮Waardenburg綜合征。而身患這種病的人應該注意:①避免強烈的日光照射;②注意保護眼睛;③避免近親結(jié)婚。
其實任何人都不想患這種生來就有的病,但是無論如何,請不要放棄,也不要怨天尤人,也可以換一個角度想想,比如上帝至少沒有把你的生命奪走,現(xiàn)在的技術那么先進,而且以后的技術會更先進,所以不管是什么病,都有治好的可能。所以請所有幸與不幸的人,請珍惜自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