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夏至養(yǎng)生

作者:大眾養(yǎng)生 時間:2014-09-17 10:33:26來源:大眾養(yǎng)生網我要分享

1. 夏至簡介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長。

視頻:夏至養(yǎng)生講壇

2. 夏至的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毕闹吝@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夏至以后,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3. 夏至是什么時候

2014年夏至時間:2014年6月21日 18:51:13,農歷2014年五月廿四。

2015年夏至時間:2015年6月22日00:37:53,農歷2015年五月初七。

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

4. 夏至的食材

適宜吃什么

1、飲食宜清淡,多吃雜糧,多吃新鮮蔬菜、夏熱水果和一些消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品,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草莓、桃子、李子、面條、綠豆、紅小豆、小白菜、芹菜、絲瓜、綠豆芽、冬瓜、胡蘿卜、苦瓜、豬肉、雞肉、鴨肉、兔肉、鯽魚、大棗、烏梅等。

2、少量多餐,細嚼慢咽,不宜過飽。因為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所以要因時制宜。

3、因為隨著這一高溫時節(jié)的來臨,人體的新陳代謝更加旺盛,會大量排汗而耗氣傷津,并容易中暑,故在中藥材方面可多選用荷葉、薏米、扁豆、蓮子、百合、玉竹、沙參、淮山、麥冬、天冬等。




禁忌吃什么

1、不宜過食肥甘厚味,以免化熱生風,激發(fā)疔瘡之疾。

2、不可過食熱性食物,如胡椒、辣椒、生蔥、生蒜、生姜、芥末、茴香、桂皮等,以免助熱生火。

3、不可過食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凍飲料,以免損傷脾胃,影響機體的消化功能。

略增酸味,止汗固表

由于夏至出汗較多,鹽分的損失較大,身體中的鈉等電解質也會有所流失,所以除了需要補充鹽分,還需要使用一些帶有酸味的食物。

中醫(yī)理論認為夏至前后應該多食用一些帶有酸味的食物,以達到固表止汗的效果?!饵S帝內經·素問》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闭f的便是夏季需要食用酸性的食物有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烏梅等,這些食物不僅可以生津、去腥解膩,還有增加食欲的功效。


涼面防暑保健康

夏至的到來意味著炎夏的開始,不少地方的人們都會選擇食用涼面解暑。南方人一般食用的是麻油拌面、陽春面、過橋面等,而北方人主要吃的是打鹵面和炸醬面。

涼面有防暑、降溫、解除饑餓的功效,而且富含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如淀粉、粗纖維、維生素等,對人體十分有益。但需注意的是,涼面中的蛋白質含量較少,所以還應該適當搭配一些肉類、豆制品、雞蛋等。

注意衛(wèi)生,防治“病從口入”

夏至前后,各種致病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相對較快,所以食物十分容易腐壞變質。再加上此時人體腸道的防御能力變弱,非常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因此病由口入的現象時有發(fā)生。

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盡量不要剩菜剩飯;切忌過量食用冷飲;不食用過期、無標識、包裝破損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路邊攤販賣的麻辣燙、涼菜或者熟食;不吃生的和生腌的水產品;多吃“殺菌”類蔬菜,如大蒜、洋蔥、大蔥、韭菜、青蒜、蒜苗等。

夏至最應該吃的食物

綠豆

養(yǎng)生功效:被稱為“濟世之良谷”的綠豆,是夏至時最應該吃的食品,有消暑利尿、補充水分和礦物質的功效。

挑食標準:上等的綠豆一般顆粒飽滿、雜質較少、顏色鮮亮。

食而有道:不宜用鐵制炊具來煮綠豆。不要把綠豆煮得過熟,這樣會造成其營養(yǎng)成分流失,從而影響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要注意在服藥期間不能食用綠豆食品,尤其是服用溫補藥時。

適可而止:40克/次

5. 夏至的食譜

(1)酥豆空心菜

【材料】空心菜400克,青豆150克,青柿子椒50克。

【調料】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空心菜洗凈,切丁;柿子椒去蒂、子,洗凈,切丁;青豆洗凈,瀝水。

2. 炒鍋放植物油大火燒至五成熟,下青豆,炸至浮出油面且皮酥時,撈出備用。

3.原鍋留底油大火燒至七成熟,下空心菜、柿子椒、鹽,煸炒至空心菜斷生,下青豆、味精翻炒均勻即可。


(2)清炒空心菜

【材料】空心菜500克。

【調料】蔥花、蒜末、鹽、味精、香油、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空心菜洗凈,瀝水。

2.炒鍋放植物油燒至七成熟,下入蔥花、蒜末爆香,放入空心菜炒至斷生,加鹽、味精翻  炒,淋入香油,裝盤即可。

6. 人群養(yǎng)生

1.男士:
防治夏熱傷陽

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持續(xù)的高溫使人體的氣血運行越發(fā)旺盛,引進會歲汗液的排泄而有所損耗。同時,夏季陽氣聚集體表,也很容易損耗,所以,應該在養(yǎng)護陰津的同時,也把陽氣護好。


夏季陽氣的損耗主要是以下四個原因:第一為暑熱。陽氣的旺盛很容易傷及陰氣,而陰津液會同時隨汗液的排出而有所損耗,只是陰不斂陽;第二是濕氣重。濕氣十分容易損傷陽氣,從而傷及脾胃;第三是起居上不謹慎。如果在露天的環(huán)境中過夜,風寒之氣便有可能侵入人體而致使人體中的陽氣受到損傷;第四為飲食不當。因為氣候炎熱,人們多喜歡喝一些冷飲,而貪食冷飲的結果是會使陽氣受到損傷,從而引發(fā)疾病。

正如《遵生八箋》中記載的那樣,“須于止陽,以消暑氣”,夏季對陽氣的維護有利于消除暑氣,同時可以增強抵抗力,同時還能避免由于冬季陽氣不足而復發(fā)的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夏至養(yǎng)陽,切忌過分貪涼,少吹空調??梢猿砸恍r令水果消暑,如西瓜、甜瓜等。

2.女士:

(1)關注出汗,謹防“傷心”

夏至時節(jié),由于天氣越來越熱,人體適當的出汗也就再正常不過。但并非所有的出汗都是正常的,如多汗、自汗、盜汗、黃汗、血汗等,都是某些疾病的外化特征。


中醫(yī)認為,汗液是人體津液被陽氣蒸發(fā)隨汗腺排出體表的。津液與血液都是由水谷精氣所化,所以有“血汗同源”的說法。而由于心臟主血,故此有“汗為心之液”的說法。

汗液分泌過多會消耗精氣,傷及心血。而心氣的虛損,就是導致自汗的直接原因。如果心氣過旺,可能會出現大汗淋漓。夏季在五行之中屬火,火又與陽氣相關,烈日炎炎的夏日陽氣十分旺盛,容易干擾心神,并引發(fā)心臟疾病。

夏至時節(jié)天氣炎熱,此時一定要注意出汗的狀況,如果發(fā)現有異常之處,要及時就醫(yī),適當減少活動的頻率,避免在高溫下工作,飲食上注意選擇一些安心養(yǎng)神的食物,如蓮子、百合等,以安度夏日。此外,出汗過多者要特別注意及時更換汗?jié)竦囊挛铮⒂脺厮丛?,切勿用涼水沖洗。大量出汗后不要直接進入空調房間,而應當先用毛巾擦干。

(2)夏至來臨,當心情緒“中毒”

夏至過后,我國便進入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段,即盛夏。所以防范中暑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中暑,不僅要在身體上加以防范,在心理方面也同時要加以關注。

由于溫度的驟然攀升,人體下丘腦的情緒條件中樞會受到氣溫影響而使人體產生焦躁的反應。有些人可能并沒有處在非常熱的環(huán)境中,但是受到窗外強烈光線的影響,也有可能產生煩躁的情緒。另外,情緒還可能與汗液排泄的增加、睡眠和飲食不充足等因素相關,這些活動都可能影響人體的電解質代謝和大腦的神經功能,從而進一步地影響人們的情緒和行動。所以盛夏要謹防情緒上的“中暑”。

如果你身邊的人變得愛發(fā)脾氣、萎靡不振、做事效率低、情緒低落、頭腦迷糊、丟三落四、行為異?;蛘吖虉?zhí)地重復洗澡、洗臉、洗手等,那他/她很可能出現情緒“中暑”了。

3.老人
睡涼席,當心惹上皮膚病

許多老年人喜歡睡在涼席上來度過炎炎夏日,但有些人睡了涼席后,皮膚上會出現許多小紅疙瘩,而且十分癢,這是由螨蟲的叮咬所致的螨蟲皮炎癥的典型癥狀。


酷暑時節(jié),人體會排出許多汗液,而皮屑、灰塵等很容易混合在汗液中滴落在涼席的縫隙間,為螨蟲創(chuàng)造了繁殖的溫床。所以夏季一定要定期清洗涼席,要先用熱水反復的進行擦洗,然后再放在陽光下暴曬幾個小時。這樣才能把肉眼看不見的螨蟲和蟲卵消滅干凈。夏天用完涼席之后,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清洗后保存,再放些防蛀、防霉用品來防止螨蟲的出現。如果發(fā)現螨蟲已經在涼席中安家了,可以把樟腦丸敲碎,均勻的灑在席面上,卷起涼席,一小時后把樟腦丸的碎末清理干凈,再用清水進行擦洗,最后放在陽光下暴曬。

在選擇涼席時,如果對草、蘆類的涼席過敏,可以選用竹子或者藤蔓編制的涼席。過敏的癥狀大多是出現豆粒大小、淡紅色的疙瘩,奇癢無比,這種過敏屬于接觸性皮膚病的一種。

4.孕婦:
溫水洗澡,消暑防痱

夏至過后,人體會分泌較多的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大概占到98%-99%。此外還含有尿素、乳酸等有機物和氯化鈉、鈣、鎂等無機物。這些化學成分與尿液中的相當,如果水分蒸發(fā)了,這些無機物和有機物仍然會停留在皮膚上,皮膚就可能長痱子,甚至引發(fā)皮炎。


要清除掉殘留在皮膚表面的污垢,最簡單的就是洗澡。由于天氣較為炎熱,建議每天早晚各洗一次。用溫水而不用冷水。因為冷水會刺激毛孔,令毛細血管收縮,影響內熱的散發(fā)和身體毒素的排出。溫水可以讓體表的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皮膚狀況,消除疲乏,增強免疫力。

夏天洗澡時,水溫以38°——42°為宜。如果太燙,人體會難以承受,而且溫度過高的水會使皮膚的水分流失,讓皮膚變得干燥,甚至引發(fā)微血管爆裂。將洗澡的水溫控制在比人體體溫稍高一點的范圍內,不僅可以洗凈汗液中的廢物,還可以消除一天的疲憊。


7. 小常識

適時補水很重要


在炎熱的夏季時節(jié),汗液的大量排出會造成機體脫水,影響生理機能和運動狀態(tài)。研究表明,如果脫水量達到體重的2%,機體的耐熱能力就會受到影響;當脫水量達到4%時,會影響肌肉的耐力;而脫水達到10%時,則會影響協調能力,甚至使肌肉痙攣;脫水最嚴重的情況是使體溫攀升、循環(huán)衰竭,甚至造成死亡。在鍛煉的過程中,補水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第一,飲水的溫度要適宜。最好將水溫控制在8℃——14℃,因為這一溫度的水可以迅速地通過胃部。

第二,在運動之前先喝點水??梢栽谶\動之前的10——15分鐘內喝150——200毫升水。

第三,補水要遵循少量多飲的原則。運動中最好保持20——30分鐘喝1次水,每次飲水150——200毫升。

第四,補充淡鹽水。如果運動后水分和鹽分損失較多,可以喝點淡鹽水,或者在吃飯時的湯中稍微多放點鹽。


貼心提示:

雖然游泳有諸多益處,但在游泳時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項:首先,空腹、飽食或者酒后不宜游泳;其次,生病、身體不適或者虛弱時不宜游泳;再次,遇到雷雨天、風浪太大或者照明不佳的情況不宜游泳;還有,下水之前應該適當做一些簡單的暖身運動,避免出現抽搐;最后,初學者最好不要在水中逗留太久,一般控制在30分鐘左右。

8. 節(jié)氣習俗

祭神祭天

在古代,夏至節(jié)的隆重程度不亞于端午節(jié)。從周代開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神儀式,以祈求消災年豐。除了祭祀外,朝廷還用歌舞禮樂的方式,祈祝國泰民安。到了宋代,從夏至這天開始,朝中百官還要放假三天。而遼代時婦女則互贈粉脂囊,用來除去身上的汗?jié)n味。

朝廷對夏至如此重視,民間也不例外。每逢夏至日,各地農民則忙著祭祀神靈,名曰“祭天”,以祈求風調雨順。這祭天也南北有別,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jié)碁摹r至今日,許多地區(qū)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習俗。


夏至節(jié),要吃面

夏至節(jié)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測定出的24節(jié)令之一,又是民間傳統節(jié)日,在古代要放假三日。農歷夏至是白天最長的一天,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之說。

因為夏至正是小麥收獲的時節(jié),用新小麥做成面條供奉,也有讓土地神嘗新之意,一來表達對今年豐收的感謝,二來祈求來年消災解難、再獲豐收。

有的地區(qū)也采用餛飩、涼粉、涼皮、荔枝等作供品。如今夏至節(jié)也已變成追求面食文化的節(jié)日,不知你昨日是否也回家吃了個涼面。


四季養(yǎng)生

月份養(yǎng)生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